作者:戴方 来源:淮安市中心血站 发布时间:2019-08-27 16:10 点击率:1757
陈智远——无偿献血21年 一位媒体人的爱心坚守
从献全血到献血小板,今年48岁的淮安市民陈智远在无偿献血路上已默默奉献了第21个年头,已经累计捐献142个治疗量的单采血小板。他用无偿献血的方式,回馈社会,奉献爱心。
陈智远是淮安市广播电视台一名职工,在领导和同事眼中,他是一位优秀的员工。除了做好本职工作,陈智远一直乐于助人,坚持献血21年。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都亲切地喊他“智远哥”。谈起首次献血经历,陈智远至今记忆犹新。
“第一次献血是1998年的一天,我正好下班回家,路过中心血站,看到血站工作人员在外面宣传无偿献血,当时就登记献血的。第一次不给献多,有200毫升。”陈智远说道。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陈智远总是抓住各种机会现身说法,宣传“科学献血,无损健康”的理念,让人们认识到无偿献血是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高尚行为,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更是利己助人的大好事。在他的感召下,带动了身边一批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我女儿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她在大学也参加无偿献血,已经献了三年。”他说道。
一本本无偿献血证和荣誉证书,记录着陈智远一次又一次的无私奉献,也见证着他数21年如一日的坚持。陈智远表示,献出的是鲜血,挽救的是生命。他说:“在献血过程中自己深刻体会到,能救助别人的生命,对自己也有很多好处。在我身体条件允许情况下,我还会继续坚持献血,奉献爱心。”。
郝鹏生——无偿献血18年 平凡教师 献血达人
郝鹏生是金湖县一所中学的体育老师。他常年坚持无偿献血从未间断过,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献血6500毫升,家人和朋友都称他为“献血达人”。他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挽救去别人的生命。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郝鹏生通过在医院工作的家属,了解到医院临床用血非常紧张,有部分病人因无法及时得到血液而丧失了宝贵的生命。为此,郝鹏生暗下决心参与无偿献血。 “我的爱人在医院的外科工作,在外科外伤的人比较多,需要用血也比较多,看在眼里。因为我是搞体育也是一名老师,身体也比较强壮一点。献血帮助别人,对自己身体也有好处,我认为没有什么坏处。”他说道。
郝鹏生坚持每年两次献血,帮助急需用血的人,挽救别人的生命。他不仅带头参与无偿献血,还进行献血知识宣传,普及推广献血知识。多次动员本单位及身边朋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献血观念,参与无偿献血。郝鹏生说:“我也组织了学校的老师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去献血,大家一年两次,动员旁边的老师一起参与。”
郝鹏生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始终在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爱心。他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善行义举,诠释着生命不息,助人是福的传统美德。 “我觉得献血对自己的新陈代谢还是有好处的,献过血之后心情也非常开朗,对社会一点贡献。今后一如既往的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宣传献血的好处。” 郝鹏生介绍。
吴俊海——无偿献血16年 平凡岗位有大爱
吴俊海是一家物业公司的安保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无偿献血16年。他用实际行动,完美的诠释了热心公益的奉献精神,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这本荣誉证书是我上个月刚领到的,是第三本无偿献血金奖,拿到这个证书我真的心情很激动,也感到非常光荣....”。见到吴俊海时,他正在整理自己献血16年来荣获的40多本荣誉证书。这些证书是对他16年来118次无偿献血的见证。也完美诠释了爱的奉献和真善美的传递。
“ 我献了800毫升之后,自己也可以终身免费用血,自己的直系亲属可以等量用血,而且又能帮助他人。一直就是坚持到今天,我付出了但是国家也对我们有相应的奖励,所以说这个荣誉是无价的。”吴俊海说。 在吴俊海的影响下,妻子和女儿还有身边的同事也纷纷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他们都希望像吴俊海一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
吴俊海的同事们都知道他无偿献血受了很多表彰,都非常钦佩他,以他为榜样。在吴俊海的影响下,去年刚满18岁的女儿吴典雅,到血站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无偿献血。
吴俊海除了参与无偿献血,还加入了公益传播者行列。自此,每年市中心血站开展的公益活动,总少不了他的身影。献血十六年来,吴俊海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三次和铜奖两次。他还申请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对于将来吴俊海表示,自己将在无偿献血康庄大道上,奉献爱心挽救生命。copyright©2013-2020 江苏省输血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 版权所有:江苏省输血协会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1631
苏ICP备14004113号
E-mail:www.jsbt.org.cn Tel:025-85412676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龙蟠路1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