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江苏省输血协会门户网站!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输血指南字体:【
输血安全再敲警钟,“新技术”推广刻不容缓
 

作者:蔡霞   来源:中国献血网   发布时间:2015-03-11 09:41   点击率:2388

    据1月13日《现代快报》报道,福州5岁女童,疑因在医院输血感染艾滋病病毒。此前,福建省卫计委通报了事件最终调查结果:一名曾给女童献血的献血者HIV抗体检测现为阳性。福建省卫计委表示,女童当年先后输入过8位献血者的血液,其中一位之前无异样的献血者,在本次调查中,HIV抗体检测为阳性。除此之外,输血治疗、采血、检测、制备等过程均未发现违规行为。1月12日,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介绍,根据福建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该女孩在“窗口期”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

    “窗口期”是指艾滋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血液才会产生相关病毒抗体,在此期间抗体检测呈阴性。也许有人会纳闷,现在医学技术这么发达,难道一个小小的病毒都检测不出来吗?回答是肯定的,只是这个“窗口期”的时间可以因检测方法的不同而时间长短不同。目前我国采供血机构血液筛查主要采用两种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核酸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又是目前在临床及血液筛查领域最常用的病毒筛查方式,但相比核酸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漏检率较高。同时,进口的酶免检测试剂HBsAg、抗-HCV、抗-HIV ELISA检测的“窗口期”分别约为45天、72天和20天。核酸检测是2010年开始在我国部分采供血机构试点开展的血液筛查方式,核酸检测可将HBsAg、抗-HCV、抗-HIV ELISA检测的“窗口期”分别缩短至约36天、13天和10天。此外核酸检测还可以检出因病毒变异、免疫静默性感染、人工操作错误等而漏检的污染血液。

    为了在全国推进血液核酸检测,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也于2013年4月26日下发了《全面推进血站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2013—2015年)》,根据方案中的要求,到2015年,血液筛查核酸检测技术在我国实现基本全覆盖。2015年已经到了,但仍有些地方却因为开展核酸检测技术的成本过高,而迟迟未开展。虽然因“窗口期”的存在,输血感染疾病属于无过错的医疗意外事件,但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却是我们不能忽视和回避的问题。

    当然,我们在想方设法做好血液的质量管控的同时,也别忘了还有一项可以拒绝输入可能在“窗口期”的异体血的方法,那就是并不新鲜和陌生的自体输血。自体输血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用血的不可预知性、某些不适合自体输血的疾病等等。但还有很多本可以开展自体输血的手术却没有自体输血是因为受到经济的制约,一方面是自体输血的一些项目没有列入医保报销范围,患者需自费,因此不愿意;一方面是医院对自体输血的开展本身没有动力。因为自体输血的设备较贵,环境、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等等,对一些用血不多的小医院来说存在不小的压力。

    说到这里,核酸检测技术和自体输血的推广困难似乎都与经济有关,虽然这两项技术的开展也不能保证输血的100%安全,但我们至少可以将不安全的概率降低一点再降低一点。一直以来我们都说生命高于天,此刻,我们如果将核酸检测的成本增加、自体输血的医保纳入和设备购置等等放到经济学上来测算,是不是对生命的一种亵渎与不堪呢!
返回首页| 政策法规| 献血服务| 资料下载|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3-2020 江苏省输血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 版权所有:江苏省输血协会 苏ICP备14004113号

E-mail:www.jsbt.org.cn Tel:025-85412676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龙蟠路179号

技术支持:广东穿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www.stpass.com